文化中国:明州月-故乡情系列报道(三)明州双城华人讲坛 “公民领导力论坛”纪实
转自薛峰 北美新视界
“只有我们携手同行,不论背景、不分党派,求同存异、理解尊重,努力参与社区事务、公益服务,美国华人才能走得更远!”这是2017年10月7日下午,明州双城华人讲坛推出系列讲座第十六讲“公民领导力论坛”中发出的最强音。上百名当地华人走进历时4个小时的论坛和问题研讨,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中秋周末。

(论坛演讲嘉宾和部分主办负责人合影)
此次论坛由北大明州校友会旗下的明州双城华人讲坛主办,明尼苏达中美联谊会、明尼苏达华人医生协会、亚美卓越中心、明州华人联盟、清华校友会和明州华人维权联盟协办。这也是CLF基金会和美国华人联合会UCA在威斯康辛州密沃瓦基市赞助首场“公民领导力论坛”之后的第二场论坛。
聚焦公民社会参与的基本理念、规则和方法,此次论坛本身就是一次融合多元意见、公共参与的实践演练。论坛特邀了从基层市县到本州议会,直至联邦及全美层面的嘉宾,包括明州联邦法官、参议员、法律学者、华裔前市议员、州议员竞选者以及本地公益组织等9名演讲嘉宾,讲解了明州司法与立法体系,分享了社会公共参与的经验方法,探讨了华人关注的焦点话题。
论坛作为明州中秋系列活动之一,明州中美联谊会主席颜炳文先生在会前力促论坛顺利举行。现场论坛上,北大明州华人校友会会长Jennifer Huang致欢迎辞,由北大明州华人校友会原会长Joy Guo、Gloria Liao主持论坛。

(论坛吸引了百余名华人朋友参加,明华中文学校胡树先校长及校工专门提供了会场并帮助布置会场,主办方还精心准备了月饼茶点)
联邦法官讲述三权互动的社会影响
联邦法官梁栋宁先生(Tony Leung)是论坛的重量级嘉宾。6岁从香港移民美国的梁法官,在明州创造了亚裔的纪录:1994年,他成为明州第一位州一级的亚裔法官;2011年,他成为明州第一位联邦级的亚裔法官。

例如,在司法与行政的互动上就有个“消极互动”的典型案例:1832年最高法院马歇尔大法官判决停止执行强迫印第安人西迁的《印第安人迁移法》,当时的安德鲁•杰克逊总统却说:“马歇尔做出了决定,那就让他执行吧。”
“这是个反面教材(编注:杰克逊总统并未遵循判决,导致印第安人被迫西迁走上“血泪之路”)。”梁法官感慨地说,所幸的是,(马歇尔大法官)美国奠定了司法独立的基础,每个公民都要维护司法尊严、遵循程序公正。

(梁栋宁法官与专程从爱荷华州赶来参会的爱荷华州华人协会理事会副主席黄霦(左)会后热烈交流)
在梁法官看来,种族问题一直是美国司法的一大难题。他讲述了近百年来有关种族问题的若干重大案例,从1882年颁布的《排华法案》,到1942年大规模囚禁日裔美国人的行政命令,从1999年的李文和案,到近年先后发生的陈霞芬、郗小星案件,这些典型案件都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种族根源,无不对当事人及家庭造成严重影响,对社会发展也影响深远,至今都应引起民众的关注和重视。 “非常高兴的是,我在这个论坛看到了很多年轻人,也许你们将来也能成为公众演讲者和竞选人。”梁法官寄语华人朋友们,“社会参与,就是多去了解和熟悉身边的公共竞选人,参与进去、遵循规则、发出声音,去改变我们的生活,找到自己更有价值的位置。”
州参议员现场推演立法程序
为了直观地展现美国立法的方式和程序,两位州参议员特意带来了一次“议院立法模拟推演”,现场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本州民选代表分享参政故事
现任明州亚太理事会理事支左女士(Zoe Zhi)(下图),是前明州Lakeland Shores市议员,她讲述了在这座小城里担任市议员的独特经历:

当她4年前来到这座小城市时,是唯一的亚裔。那时市里正在选市议员,她就想也许自己能做点什么,于是就把自己的名字报上去了,没想到还被选上了,毫无准备的她成了美国最基层的一名公共服务者。
“这给了我一个启示——如果要为通过参政为公众服务,得首先把你的名字写在选票上,否则就没有什么机会。”支左回忆说,“我们市议会只有4个成员,但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每个人都要承担很多工作一起干,这给了我很多的历练。”
而给她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市议会两次非常艰难的决策:其中的一次是讨论如何维持消防部门退休人员的退休账户,确保退休账户基金不受股票行情下滑的影响。这需要市议员们一方面要考虑消防部门退休人员的利益不受损失,另一方面还要担心退休账户基金管理的风险性,和市政府有限的财政预算。为了决策出台,历经了多次讨论。
“很多时候,有的问题无所谓对与错,而更多的是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多方沟通、商议取得妥协。”支左说,现在她已加入到明州亚太裔理事会中,最大的愿望是让华人社区能了解这一组织,通过这一平台提出华人关注的议题,参与到州一级立法的议程中,让华人参政发挥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优秀华人社团解读公益服务
社会参与从公益服务启程。明尼苏达大学医学教授、退役军人医院电生理起搏中心主任李剑明博士(下图)讲述了明尼苏达华人医生协会14年从事公益服务的非凡故事。

明尼苏达华人医生协会是美国最大的华人医生社团之一,由明州200多个华人中西医医学专家组成的公益社团,不仅为华人医生建立相互交流和支持的平台,还通过长期参与社区公益服务,推动主流社会加深对中国文化和医学的了解。医生协会所创立的“明尼苏达华人医生健康中心”,长期以来,为当地华人及其他族裔无医疗保险人群提供义诊,还组织国际医生志愿者,在非洲、南美参与人道主义援助。
近年,他们还成立了美国华裔心脏协会,义务向社区民众培训CPR(心肺复苏术),其中有两名华人通过培训的技能成功抢救了两位美国朋友。
如今,医生协会不仅成为在美国有影响力的一个医学社团,也为华人树立了服务公众、慈善公益的良好社会形象。医生协会原主席李剑明教授成为了美国心律协会中国大使、世界华人心血管医师协会副主席。医生协会的丰富实践给他带来弥足珍贵的启迪:“在我看来,社会参与,可以是参政议政、为维权抗争,也有另外一种方式——公共服务,如何用自己的专长去服务和回报你的社区。正如丘吉尔所言:‘生存依赖于我们得到什么,生活则依赖于我们付出什么’。”
共同攀登这座“金山”:社会参与
“不为刀俎,则为鱼肉。”CLF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吴柱梁先生(Anthony Ng)(下图)在演讲中如此说。长期以来,CLF基金会十分关注亚裔社区的公民建设、参政议政。

据统计,美国亚裔人口为2000万,而华裔为400多万,尽管华裔在美国人口中占比仅不到1%,但在亚裔人口中占比超过为20%,吴柱梁认为,这就是华裔的优势。
他介绍说,CLF基金会的特点就是多元化、包容性、着眼基层草根、无党派倾向,目标是通过发掘和培养基层公共精英人物,激励和支持他们倾力于公共事务,提高亚裔社区的影响力,提升亚裔的政治地位。“这就是我们联合UCA、联合各地华人社团的愿景。我们需要不同意见的面对面沟通、理解,需要将能量凝聚在华人发展的瓶颈上,一起聚力突破。因为,如果说一个人飞可以飞得很快,但只有我们一起飞,才能飞得更远、更高。”

在论坛最后,美国华人联合会(UCA)会长薛海培(上图)透过华裔与印度裔当前在政治地位、商界地位的对比分析,提出华人进一步发展提升的巨大潜能,“其实,并不是印度裔的语言沟通能力比华人强多少,而是华人匮乏公民社会参与的症症结所在。我们华人在私人或家庭生活方面做得不错,不少人获得很大成功,但我们在另一半——公共或社会生活方面,却放弃了很多。”
他认为,由于文化传统等因素造成华人公共参与的匮乏,给我们华人自己带来诸多挫折:被认为缺乏交流技能、表达能力和领导力,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和开放、有活力的个性,让华人对自己在美国的成就感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大打折扣。
“我们应该怎么做?中国有句老话——缺啥补啥!这也是我们UCA联合CLF基金会到各地组织公民参与论坛和培训的初衷。”抚今追昔,薛海培感慨道:“回想170年前,我们的华人先辈来到美国开垦金山;而现在,我们这一代更肩负使命、一同攀登一座很有价值的‘金山’——公共服务、社会参与、志愿服务,这是我们华人值得为之付出,为这个国家做出更大贡献的共同追求。”






